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學校的重要指示精神,潛心立德樹人、執著攻關創新,在基礎性戰略性研究上多下功夫,堅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,不斷深化科教融合,努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。
推動科教融合協同育人,堅守立德樹人初心。建設融合育人單元,聚焦量子信息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,與中國科學院有關院所、國家實驗室、相關高新技術企業共建19個科技英才班和8家科教融合學院,現有科技英才班本科生1650人、科教融合研究生7700人,科教融合博士生占全校博士生總數的37%;開辦未來技術學院、深空探測學院、卓越工程師學院等,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育人。完善教育教學體系,充分發揮學校和科教融合育人合作單位各自優勢,集中教育教學資源,實現培養標準統一、課程資源共享、管理平臺共用,支持保障科教融合生源供給,開展多層次、多形式的學生聯合培養。推動優質師資協同,選聘科研院所、科技企業科研骨干作為兼職導師、課程教師,邀請科研一線專家學者在校開設課程、講座、報告等,讓前沿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,全面構建“科教結合”的教學培養體系,拓寬學生學術視野。共享科研實踐資源,依托國家實驗室、全國重點實驗室、國家研究中心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科研平臺資源,打造科教協同體,貫通學研融合鏈;支持引導學生加入跨學科、跨領域、跨平臺創新團隊,深入參與國家重大項目關鍵科研任務,投身國際科學最前沿和創新攻堅第一線開展科研實踐。
開展科教融合聯合攻關,勇擔科技創新使命。積極共建重大科研平臺,深度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,全面支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,主持或協同建設全部13個大科學裝置。扎實做好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,以聯合共建等形式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、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開展合作建設,推進合肥先進光源、墨子巡天望遠鏡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。聯合推動國家專項任務,凝練關鍵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,牽頭或參與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,與其他科研單位共同承擔中國科學院專項任務;組織相關合作單位共同參與教育部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,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,以重大任務引領驅動科教融匯,加快產出更多原創性、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。協同開展前沿科研協同攻關,涌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,5項成果亮相“奮進新時代”主題成就展,近五年40余項成果入選國內外權威年度科技進展榜單,自然指數排名穩居全球高校前列。
打造科教融合創新生態,激活產業發展動能。做好產教融合平臺建設,充分發揮高校在學科和人才方面的優勢,深化校地企合作和產學研融合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;統籌謀劃橫向科研、校企合作、知識產權管理、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工作,成立科技成果轉化院,高質量建設先進技術研究院,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。積極盤活職務科技成果,在賦權改革試點中,創新“賦權轉讓+約定收益”的成果轉化模式,科技成果直接孵化高新技術企業26家,培育上市企業6家,轉化企業經過融資后,市值累計6.3億元。暢通成果轉化渠道,深度對接地方重點產業發展布局,發掘潛在市場需求,推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,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“源頭活水”。大力支持師生創新創業,啟動“學生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行動計劃”,持續開展支持在校學生和校友創新創業的“雛鷹計劃”“雄鷹計劃”以及支持科研團隊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“鯤鵬計劃”;聯合安徽省共建科技商學院,大力培養“懂科技、懂產業、懂市場、懂資本、懂管理”的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,推動創新鏈、產業鏈、資金鏈、人才鏈深度融合,引導師生校友在創新實踐中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,積極打造“科大硅谷”。
版權所有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:教育部.政務
京ICP備1002840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:bm0500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