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師范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驅動力,樹立高素質創新型教師的培養導向,聚焦修德鑄魂、“三航”筑基、機制護航,著力構建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培養體系。
修德鑄魂,夯實青年教師立德樹人的信仰根基。強化師道傳幫帶。打造“五導”(導思想、導人生、導學習、導科研、導生活)團隊,開展“我心目中的大先生”“十佳教師”“優秀教學獎”等名師選樹活動,形成教書育人全領域榮譽體系;研發“師德素養提升”課程體系,舉辦“弘揚教育家精神,做時代大先生”系列專題講座,將教育家精神養成貫穿青年教師培養全過程;舉辦山東省師德師風建設宣傳及系列高水平教學研討活動,全國1000所院校28萬人次參與。強化文化浸潤。落成名家塑像,樹立“山師榜樣”,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年,組建師德師風宣講團,出臺師德師風建設制度,聘請師德師風監督員57名,建立學校、學院、教師黨支部師德建設聯動機制。強化思政鑄魂。建設省級師德師風研究中心,建成省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和22個校級課程思政工作室,引導青年教師從學科專業角度將國家戰略與育人需求融入課程;打造課程—專業—學科“大思政”格局,推動青年教師實現由成人達己到達己化人的躍升。近年來,學校教師29人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、全國模范教師、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,2個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。
三航筑基,搭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成長階梯。聚焦全體教師的教學發展終身培養體系建設,依托教師教學發展中心(教學質量評估中心),創設“青師啟航”“優師助航”“名師領航”三航課堂品牌活動,將德育引領、課堂教學、教學研究、教學競賽、教學咨詢、教學培訓有機融為一體,覆蓋全部教師群體。開展“青師啟航1+1”公開課活動,為新入職教師配備教學導師,一對一或多對一指導教學設計、課堂管理與教學技巧,幫助新教師快速站上講臺。開展“優師助航”教學觀摩活動,遴選課堂教學改革突出的優秀骨干教師開設公開示范課,組織青年教師廣泛參與教學觀摩與課后研討,助力青年教師加快站穩講臺。開展“名師領航”系列活動,邀請校內外名師、專家展示教學風采、分享教學經驗,激發青年教師從教理想,堅定青年教師站好講臺的信念。通過“三航課堂”形成“研(課前研學)—展(公開展示)—磨(團隊打磨)—辯(研討辯論)—思(反思提升)”的教學能力五步提升方式,推動訓、賽、研、課深度融合,為青年教師精進教學提供系統化培養和個性化指導?!叭秸n堂”連續舉辦5屆9輪,開設公開課523門,組織教研交流523場,邀請名師百人次,帶動1200余門課程開展創新改革與實踐,涌現出全國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理科組一等獎第1名、文科組一等獎第2名,全國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教師。
機制護航,構筑青年教師全面成長生態環境。營建教學創新能力泛在式教師發展環境,整體優化教室環境,打造智慧化教師教育創新示范中心,自主建設“師說·問教”專業大模型,集成慧課慧學課程平臺、教師教學發展平臺、教學質量管理平臺等數智平臺,營造數智生態,支撐青年教師個體發展。搭建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發展立交橋,縱向貫通,完善教師發展中心、教務處、人力資源處聯席決策機制,實施教學業績獎勵制度、職稱晉升教學業績突出直通車制度;橫向聯動,打造復合型教師教研共同體,建設323個基層教學組織,11個院級教師教學發展分中心,建立校內外專家、教學督導、學生多主體評教導教制度,實現督評導一體化。牽頭組建黃河流域“兩省一區”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院,共建山東省高師培訓中心、山東教師教學發展研究虛擬教研室,打造高水平跨域平臺,助推區域教學生態演化。近年來,學校持續輸出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培訓資源,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師融合式教學進修項目,開展青年教師培訓30期,累計培訓青年教師2000余人。
版權所有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:教育部.政務
京ICP備1002840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:bm0500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