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把加強學生防溺水工作作為守護千萬家庭平安幸福的民心工程,出臺《湖南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若干規定》地方法規,堅持以系統思維和法治方式筑牢防溺水安全網,將多年積累的有益經驗做法轉化為長效機制,推動防溺水工作走向法治化、常態化、規范化。
健全多方共治的協同管理體系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,多次專題研究部署,召開防溺水工作推進會,明確由教育部門牽頭,水利、農業農村部門管好“責任水域”,公安部門依法打擊野泳、破壞防護設施等行為,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。各市縣鄉將防溺水工作作為“一把手工程”,主要負責人親自抓、分管領導牽頭具體抓,實行“周調度、月通報、季講評”。鄉鎮(街道)將責任壓實到村(社區)、到網格、到人,確?!笆率掠腥俗ァ⑻幪幱腥斯堋?。推動將防溺水工作責任細分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、家長或其他監護人、中小學校、村居委會,以及共青團、婦聯等社會組織,強化各方協同。把防溺水工作情況納入省政府對市州社會保障考核內容,強化全過程、全方位傳導壓力。省安委辦、省教育廳組建督查組,通過“四不兩直”方式開展暑期防溺水專項檢查,對發現的問題實行“掛號督辦、銷號管理”,對工作不力的地區和單位約談問責、指導整改,補齊短板漏洞。
完善疏堵結合的源頭治理體系。擴充安全游泳資源,推動各市縣政府將游泳設施建設納入體育發展專項規劃,農村地區依托天然水域建設安全游泳場所,政府投資建設的游泳場所暑假向中小學生免費或低收費開放,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興建游泳場館,扎實推進公益性游泳場所建設,豐富學生親水體驗。兩年新建游泳、親水場所3191個,其中農村安全游泳點801處。強化游泳技能培訓,將游泳納入體育中考項目,會同體育等部門面向師生開展游泳技能和溺水自救能力培訓,每年組織防溺水夏令營,推動三年內實現“初中生全員會游泳”目標。2024年以來,全省開展學生游泳技能培訓186萬人次,中小學生新增學會游泳的人數占比達20%。豐富學生暑期活動,會同相關部門聯合推出“暑期守護行動”“留守兒童關愛行動”,開設公益托管班,開展作業輔導、興趣課堂、紅色研學等活動,讓學生假期有地可去、有樂可尋,從源頭上消除監管“空檔”、減少學生“野泳”。
完善人技結合的安全防控體系。重點隱患徹底排查,全面起底河流、山塘、水庫、景區等高風險水域,水利、農業農村部門牽頭開展水域“拉網式”排查,建立“一水域一檔案”,自然資源、住建部門同步摸清工程坑池、廢棄礦井等隱蔽水域底數,全省累計排查整改危險水域6.54萬處。重點水域有效管控,聚焦溺水高發重點水域推行“四個一”(警示牌、救生圈、救生繩、救生桿)標準化建設,在高危區域加裝防護欄,對曾發生事故水域設立“紅色警示標識”,明確包保責任人,推進重點水域視頻智能監控預警和無人機巡查,實現臨水學生人臉信息識別并語音警告驅離。全省安裝警示標志28.33萬塊、救生設施67.3萬套,重點水域安裝監控裝置3.45萬處。重點時段全面監管,緊盯學生上下學、雙休日、節假日、暑期等關鍵時段,以鄉鎮、村(社區)為單元,組建“黨員+網格員+志愿者+民警”巡查隊伍,實行“三班倒”值守檢查,特別是5—10月,強化重點水域巡查。推行“河長制+防溺水”聯動機制,河長巡河時同步檢查防溺水措施落實情況。重點群體精準守護,將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、流動兒童等列為重點防護對象,實行“一人一檔、每周聯系、每月家訪”管理,健全重點學生群體“六包一”臺賬,壓實學校領導、班主任、鄉鎮干部、村(社區)干部、駐村干部及監護人工作責任,由民政、團委、婦聯等部門和各學?!耙粚σ弧薄岸鄬σ弧甭鋵嶊P愛保護和兜底保障。
強化宣教牽引的預警應急體系。推動防溺水宣傳教育全覆蓋,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,嚴格落實安全教育制度,通過開學第一課、主題班會、專題講座等方式抓實抓細“十個一”教育活動,全面普及防溺水須知,舉行防溺水知識應知應會測試,逢高溫特殊天氣必提醒,讓學生“知危險、會避險”。加強家校聯動,采取致家長一封信、“萬師訪萬家”、家長會等形式,督促家長履行安全教育和監管責任。協調主流媒體加強《規定》宣傳,通過新媒體發布防溺水短視頻播放量超3.3億次,電視臺每天播放防溺水公益宣傳片,三大運營商發送防溺水公益短信;通過流動宣傳車、“村村響”廣播、上門宣講等方式,推動城鄉宣傳無死角。以確保學生溺水后能快速反應、妥善處置為目標,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和救援能力,組織全省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、公益組織、企業力量共同參與防溺水工作,建立“縣、鄉、村”三級應急救援隊伍,指導各地制定防溺水專項應急預案,配備救生艇、無人機等專業裝備,開展應急演練,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儲備急救藥品與設備,建立溺水救援綠色通道,確保第一時間救援、第一時間救治。
版權所有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:教育部.政務
京ICP備1002840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:bm05000001